为精准对接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,持续优化《大学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》课程教学质量,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,10 月15日下午,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在研创空间开展 “职业发展” 主题磨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教研室骨干教师肖维老师主讲,全体教研室教师参与,围绕课程核心模块的教学优化展开深度研讨。

作为教研室重点打磨的课程内容,“职业发展” 模块直接关联大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知、职业目标的建立与职业路径的规划,是帮助学生搭建 “学业 - 职业” 衔接桥梁的关键环节。活动伊始,肖维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与近期调研的学生职业困惑,以 “如何引导大学生从‘迷茫求职’到‘精准择业’” 为核心,进行了 20 分钟的片段教学展示。
教学展示中,肖老师以真实案例为牵引—— 通过呈现 “某毕业生在‘兴趣导向’与‘市场需求’间的职业选择困境”,引导在场教师代入学生视角思考职业决策难点;随后结合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的简化应用、行业趋势数据的通俗解读,演示如何帮助学生梳理自身优势与职业需求的匹配点。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清晰,既有理论知识的通俗传递,又有实操方法的简单演示,还预留了学生互动提问的环节设计,充分体现了 “以学生为中心” 的教学理念。
教学展示结束后,教研室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热烈且深入的研讨。教研室主任首先从课程整体衔接角度提出建议:“可在案例分析后增加‘学业行动建议’环节,让学生明确当下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联,增强教学的实用性。” 其他教师也纷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补充观点 —— 有教师提出 “可将本地重点产业的职业需求数据融入案例,让内容更贴近学生就业环境”;也有教师建议 “互动环节可采用‘小组速议’形式,缩短讨论时长、提升参与效率”。肖维老师认真记录每一条建议,针对 “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学生理解度”“如何让数据展示更直观” 等问题,与同事展开即时交流,现场形成多个教学优化方案。
此次磨课活动不仅是对单一教学模块的打磨,更是教研室搭建“教学研讨 - 经验共享 - 共同提升” 平台的重要实践。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通过 “主讲展示 + 集体研讨” 的形式,既能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,又能在思维碰撞中发现自身教学的改进空间。肖维老师也谈到:“大家的建议精准且实用,后续会结合这些意见调整教学方案,让‘职业发展’模块的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。”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