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质量,10月11日,创新创业学院各教研室集中开展磨课教研活动,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活动,副院长李春苗、直属党支部书记李航运及蔡代平教授担任此次磨课活动评审。

本次活动聚焦《创新思维训练》《军事理论》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》三门课程的相关章节,通过“教师讲课展示+专家点评指导”的形式,以研促教、以磨提质,为后续优化课堂教学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。
创新创业教研室在《创新思维训练》课程磨课环节,主讲教师李义玲围绕“创新的方法”章节中的“头脑风暴法”与“奥斯本检核表法”展开教学展示。课堂上,李老师以“如何解决老年人慢性病的护理问题”为案例导入,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实践“头脑风暴法”,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局限、自由发散想法,现场氛围热烈,学生共提出多条创新性解决方案。随后,教师结合“便携式自行车设计优化”案例,详细讲解 “奥斯本检核表法”的9个思考维度,并结合护理学专业真实案例从“能否替代”“能否调整”“能否组合”等角度引导学生拆解问题、开拓思路,将抽象的创新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工具。


军事教研室《军事理论》课程的磨课聚焦“国防动员”章节知识。主讲教师赵小芬以近期国际热点事件为切入点,通过视频短片、数据图表等多元教学资源,系统梳理国防动员的内涵、分类与重要意义,重点讲解兵员动员、经济动员、交通战备动员的实施流程。在互动环节,教师设置“若发生紧急情况,校园如何配合做好国防动员工作”的讨论题,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思考自身在国防动员中的责任与担当,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家国情怀。
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》课程则围绕“职业规划”专题中“职业测试”实践活动展开磨课。主讲教师冯凯利以“大学生如何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”为主线,在“职业测试”环节,教师引入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、MBTI 性格测试等专业工具,现场指导学生完成测试并解读测试结果,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身职业兴趣与性格优势,为后续职业方向选择提供科学依据。



每门课程展示结束后,学院蔡代平教授、李春苗副院长、李航运书记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与针对性指导。针对《创新思维训练》课程,蔡教授建议增加“企业真实创新案例”的深度剖析,多采用适合学生实际的“小案例”,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;对于《军事理论》课程,李航运书记提出可引入“地方国防动员实践案例”,增强课程的贴近性与实用性;在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I》课程点评中,齐攀老师建议丰富“职业测试”后的个性化指导环节,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更精准的职业规划建议。同时,蔡教授还从教学节奏把控、互动环节设计、教学资源整合、课程思政的融入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,助力主讲教师优化教学设计。
李春苗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,本次磨课教研活动聚焦课堂设计、紧扣教学实际,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研热情,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她强调,全体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认真吸纳专业建议,将创新教学方法、强化实践环节、精准对接学生专业需求融入日常教学设计;要持续深耕课程内容,结合学科发展与学生成长特点,动态优化教学方案。同时,她希望各教研室坚持磨课教研长效机制,推动教师间常态化交流学习,不断提升教学能力,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,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教学根基。
会后,各教研室分别进行了复盘讨论,大家畅所欲言,就教学案例的选取、理论与实践课的衔接、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(如创新意识、职业价值观、爱国主义精神等)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细致打磨。此次磨课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、共同提升的平台,更是一次教学理念与智慧的碰撞融合。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推进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,以磨课促提升、以教研促发展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,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。


